当你走入阅读文学作品的世界,加缪的《局外人》肯定是其中一本被众人推荐的经典文学之一。带着好奇的心情,我开始了《局外人》的阅读。
“我都可以”、“我没有什么特别想法”、“没有想说的话”、“没有特别的感觉”,这些都是主角默尔索的口头禅。这本书带给我一种诡异又恐怖的感觉,特别是这本书的第二部分,描写关于庭审的部分。
默尔索带给我恐怖的感觉是因为他的冷漠。就像一个活死人一般,没有想法,没有感觉,没有追求,怎样都无所谓,就算是死也无所谓。默尔索的内心中也曾有一丝活下去的渴望,但他的消极把这为数不多的光亮都合理化变成了灰色,以至于到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就算是死也可以。默尔索确实是个矛盾的人,在他的消极中带有积极,但消极大于积极。像是最后的结尾,默尔索说到,“为了让一切有个了结,为了使我不感到那么孤独,我还是希望我被处决的那天有很多人来观看,希望他们用仇恨的喊声来欢迎我”。
在庭审的部分,让我想起卡夫卡的《审判》,相比起来的话,我个人比较喜欢卡夫卡,至于原因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就只是知道自己的感觉比较喜欢卡夫卡。《局外人》的庭审有点像《审判》的感觉,像是毫无理由的在判断一个人死刑,那个人犯了什么罪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方必需死。
《审判》里面的K就连自己犯下了什么罪都不知道,就被判了死刑,花了许多的精神、时间在上诉,但最后还是难逃一死,死前甚至还不知道自己的罪名。而《局外人》则是因为杀人而被控上法庭,但不管是陪审团、法官、辩护律师、检察官还是旁听观众,大家似乎对于默尔索杀人这件事不感兴趣,让大家更有共鸣或者更看重的则是默尔索在妈妈的葬礼上没有哭泣。不去追问杀人的原由,不去追问事情的开始,只因为默尔索在葬礼上没有哭而断定默尔索为一个冷漠无情的人,所以才会犯下了杀人行为。这个逻辑看起来就是,默尔索没有因为母亲的去世感到悲伤,所以他是一个冷漠无情的人,因为是冷漠无情的人,所以才会杀了人。这样的司法体制就像是以着法律正大光明的排除异己一样。
看着默尔索冷眼旁观这世界的一切世俗道理,甚至冷漠到连自己的生死都能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这是很厉害也是很恐怖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有情绪,单单只是因为我们是当事人,或者我们受到了事件的影响,以至于无法冷静客观看待事情而常常做错决定,而跳出当事人的框架,让自己成为一个旁观者来看事情,会看得更清晰,自己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平静(或者他人所说的冷漠),会让自己轻松很多,也能做出更好的判断。
读客出版的《局外人》在小说结束后加入了加缪对《局外人》的后记,导读和加缪在诺贝尔颁奖晚宴上的演讲。
在后记中,加缪说到默尔索绝对不是一个没有感觉的人,他的内心被一股坚韧不折而意蕴深厚的激情驱使,驱使他追求一种“绝对”和“真实”。起初我有点不认同,后来在某个思考的瞬间,发现自己其实有某些部分和默尔索一样,那时才了解了加缪说的话。加缪对于身为一个作家的使命感到荣誉,在他的的诺贝尔演讲中可以感受到加缪在当下演讲时的那种激昂的心情,作家的使命被他视为何其高尚,这让我有点惊讶,我在想在现今的时代,还有人会和加缪一样觉得作家的使命是高尚的吗?还是更多的人认为作家只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呢?亦或者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而不断地在写作?
我认为文学作品是没有“时代”与“潮流”之分的,“时间”在真正的文学作品上完全是束手无策的,不管经历再多的时间,文学作品中所要带出的信息总是引人思考,就算看过了,当你再看一次的时候,又会有不一样的思考,就像是我在一开始阅读《局外人》的感想和我现在所写的,你们所读到的内容也不完全是一样的,因为在不断地构思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想的时候,在思考的过程中也不断地更新自己对于信息的理解。好的作品总是经得起时间的淬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