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星期一

我与张爱玲的半生缘

张爱玲
张爱玲

拥有张爱玲的第一个作品是《半生缘》,第一次听张爱玲的名字也是因为《半生缘》。

认识张爱玲是在我中学时期,上华文课时老师在课堂上介绍的。那时的我正值阅读翻译文学的高峰期,其实对张爱玲不怎么有兴趣。

但让我对张爱玲印象深刻的,是她书写的内容。当时华文老师说到,姐姐为了留住自己丈夫的心,竟然狠心到欺骗自己的妹妹,让自己的丈夫占有了她,事后还把妹妹软禁在自己家中,试图想要让妹妹接受自己丈夫,成为丈夫的小妾。


这段话深深烙印在我脑海中,至今还依然清楚记得当时上课的情景。当时,我非常的震惊,因为我以为这是真实事件。过后,老师说这是张爱玲《半生缘》里面的故事情节时,脑中就自然形成了张爱玲=《半生缘》这样的方程式。

记得那时老师还说,张爱玲为何能写出这样地内容来,也许与她自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对于张爱玲的身世解释,我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听不进脑,只是知道自己有机会一定要读一读《半生缘》这本书。就这样,我开始了接触张爱玲的第一步。


张爱玲,半生缘
张爱玲的《半生缘》


买了《半生缘》后,带着满心期待地阅读,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人人都说张爱玲是才女,她的书是经典,但我读了却觉得不是这么一回事。感觉故事内容有点沉闷,有点拖,几乎没有让我有情绪上的高低起伏,只觉得整本书都弥漫着“悲”,太负面情绪的书不好看。撇开妹妹被姐夫占有的那段悲情,就连结局也让人感到可悲。

第一次阅读张爱玲的书,感觉并不好,对张爱玲也失去了兴趣。

一本书我从来不会看两遍,理由:
(一)故事内容不好看,无谓再浪费时间再看
(二)故事内容都记起来了,知道内容、过程、结局,那还有什么好看呢?(看过的书,我通常都会记得书里面大部分的内容,并没有刻意去记,但就是会记得,就连看电影也是如此)

可是,张爱玲却打破了我这么多年看书的习惯。在最近的搬家过程中,原本已被我遗忘的《半生缘》再次出现在我的视线范围内。看着书的封面,知道这本书是自己的,却不记得书里面写些什么,这在我的记忆中几乎不曾发生过。屋友说我因为觉得这书太负面,不喜欢所以想给人。但是我完全不记得有这事,这时自己的好胜心也泛起了阵阵涟漪。怎么可能会有我看过却不记得内容的书呢?不行,我一定要看多一次,这次一定要把内容记下。

就这样,再次牵起了与张爱玲的半生缘。

神奇的是,再次阅读的感觉竟然有别于第一次的阅读。也许是年纪大了,多活了几年,经历了多几件事,所以即使看的是同一本书,也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月明洞

如果今天再看昨天看过的内容,「看的层次」就会不同。


2017年5月9日清晨箴言

这一次的感觉不像是看书,反而有点像在看电影的感觉。张爱玲的形容与描述非常细腻,仔细去阅读的时候,仿佛书中所描述的一切就在自己眼前般的历历在目。不管是场景、人物的个性、关系,甚至是人物的心情等等,透过张爱玲的描述,让我觉得这些人物不再只是书中人,而是生活中到处可见地活生生的人,非常地写实。阅读《半生缘》,感觉自己好像开始有些了解上海那年代人们的思想与生活。

第一次阅读,觉得故事怎么这样写呢?之前阅读过的翻译文学,内容情节高低起伏、悬疑、有趣、引人入胜,但这书怎么这么平淡无味呢?除了妹妹被占有、软禁的那一段,对于其他的内容,一切都毫无记忆。

第二次阅读,就像是被人打通了任督二脉般地读出了张爱玲,看见了张爱玲,好像开始能够读懂张爱玲的书了,也渐渐明白张爱玲何以被誉为才女,作品何以如此受欢迎,甚至让后代争相恐后的剖析她,研究她的作品。内心不禁赞叹她的书写能力,也再一次的对张爱玲这一个人产生兴趣。

张爱玲,胡兰成
胡兰成与张爱玲

在网路上搜寻张爱玲,看她的人生经历,而当中让我最为感兴趣与好奇的,是她与胡兰成的爱情。不知道他们的爱情是否算得上轰轰烈烈,但人们以着“倾城之恋”来形容这份爱情。倾的是张爱玲所有的爱,张爱玲:“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爱别人”;倾的是张爱玲所有的才华,张爱玲的一句“我将只是萎谢了”,离开胡兰成后的张爱玲迎来了她创作的低谷;倾的是张爱玲所有的钱,当时张爱玲决心离开胡兰成时,把自己30万的稿费全都给了胡兰成,以此说明互不相欠。

看着她与胡兰成的故事,内心深深佩服她对爱情义无反顾的勇气。

张爱玲的《半生缘》与爱情为我打开了“张爱玲”这扇门,让我想要阅读她更多的作品,特别是《小团圆》。人们都说,《小团圆》中的人物原型就是张爱玲本身,希望能够透过这本书更了解张爱玲这位才女。


月明洞


透过阅读《半生缘》这件事,我才了解到,一些不好看的书,有时候并不见得真的是书的内容或作者写得不好,也很有可能是读的人尝不出那本书的滋味。如此一般,有些事情不该太早下定论,让自己心中打结。我们没办法接受的事情也许只是我们无法理解而已,当我们到了某个年龄或经历了某些事情,回头再看一看,也许就能看得懂了,就能理解了。

不论昨天或今天,虽然都是同样的日子,
但今天「层次」更高。


2017年5月9日清晨箴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